首页banner

朱维耀  北京科技大学

   日期:2021-08-25     浏览:724    


朱维耀,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他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长期致力于油气渗流力学与油气田开发工程技术研究。针对低渗透、非常规、复杂相变、低品位等油气田开发缺乏非线性渗流力学理论和开发方法这一“卡脖子”重大难题,他首次建立了油气非线性渗流理论,发明了大面积井群整体压裂井网有效驱动、功能纳微米颗粒分散体系调驱、减阻增注微生物驱油和非常规气藏台阶梯度降压等开发方法,发明了薄互层压裂裂缝起裂-扩展控制技术,发明了相关实验技术和方法,攻克了这一重大难题。成果在大庆、长庆等19个油田应用,取得了重大成效,支撑了油田的有效动用和大规模开发,推动了油气田开发技术的巨大进步。

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1)、省部级一等奖7项(排1),发表论文330余篇,出版专著12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7件、软件著作权22项。荣获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石油行业“科技成就奖”、“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省部级“渗流力学创新团队”称号。

主要成就和贡献:

1、针对低渗-致密油藏难以有效动用的开发难题,创建了非达西条件下的非线性渗流理论、发明了大面积井群整体压裂井网有效驱动开发方法系列,发明了薄互层压裂裂缝起裂-扩展控制技术,发明了整体压裂多裂缝与渗流场三维适配技术,解决了难以有效动用的难题。该技术先后在16个油田推广应用,使原来难以动用油藏得以全部动用和大规模开发。仅2007-2009年在吐哈、大庆、胜利油田应用3957口井,动用储量3.47亿吨,油井产量平均增幅6倍以上,累产油339.0万吨,实现利润88.05亿元。

2、针对非常规和复杂相变气藏存在多流态多尺度多场耦合流动、缺乏渗流理论和开发技术的难题,创建了多流态多尺度多场耦合非线性渗流理论、气藏工程开发设计和开发方法,发明了抑制产量快速递减的台阶梯度降压开发方法、循环注气控制气超覆调控开发方法,较好的解决了高效开发的难题。现场实施单井平均产能提高3~6 倍。该技术在长宁等3个页岩气区块工业化应用,仅2016-2018年应用162口井,累产气54.1亿立方米,获利润25.17亿元。

3、针对低渗致密油田、海上油田没有适应性提高采收率技术难题,创建了化学剂调驱多相非线性渗流理论,发明了功能纳微米颗粒分散体系调驱等4项提高采收率方法及技术。发明了多段塞多元耦合等渗阻调驱开发方法及技术。研发7种高效驱替剂。解决了提高采收率技术难题。仅2005-2016年海上化学驱199口井就增油512.64万吨,获利润78.91亿元。

 

 
 
更多>同类理事会

点击排行
推荐理事会
推荐图文

电话:010-88505647    邮箱:bjnyyhjxh@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路62号    邮编: 100142

© 2021 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     京ICP备190282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185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