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anner

推动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潜力何在

   日期:2023-03-10    


能源生产、消费活动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能源行业为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所作的贡献。“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能源结构”,被列入生态环保“成绩单”。


新征程上,持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能源行业将如何作为?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心系能源行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绿色低碳”成为讨论高频词的背后,深挖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用能方式绿色转型的共识凝聚,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日益清晰。


提升能源清洁供给力


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未来的能源发展擘画了蓝图。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接受中能传媒记者独家专访时介绍了新型能源体系的未来图景,他指出,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核心要义。

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首先意味着加快能源结构调整优化,推动能源结构从高碳向低碳转变。代表委员们认为,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发展,将在未来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当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推动能源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光伏是未来能源变革的主力军,应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建议,在风光基地项目建设过程中倡导先进技术占据一定比例,通过加强先进技术应用,引导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应在工业领域优先保障硅能源生产企业用电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支持硅能源产业最大程度发挥产能,有效保障光伏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安全。

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对能源系统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也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代表委员们聚焦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间的互补和优化组合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认为,应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新能源发电与煤电的供电组合。鼓励煤企布局新能源发电,比如与风电项目、光伏项目的融合开发。

“走好煤炭与新能源耦合发展之路,推进煤电与风、光、水、氢等能源的多能互补、协同增效,促进可再生能源安全消纳。”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指出,以电池储能为主的新型储能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

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循序渐进,而非一蹴而就。

“推进能源革命、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政企产学研各方通力合作、源网荷储各环节高效协同。”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认为,随着新能源逐步发展成为装机主体、电量主体,对于加强能源转型中的风险识别和管控,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需要加强研究、统筹谋划。


发挥消费侧绿色牵引力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代表委员们认为,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过程中,加强能源消费和生产协同转型意义重大。

“充分发挥消费侧绿色低碳转型的牵引作用,与供给侧双向发力,是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键。”章建华指出,消费侧绿色转型面临诸多体制机制制约,应健全完善有利于消费侧绿色发展的政策机制,制定实施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和园区绿色能源消费导向目标,加强共性节能降碳技术集中攻关等。

为高效推动我国绿色电力消费,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政涛建议,优化消纳责任权重分配机制,扩大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加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顶层机制体系设计,做好绿电交易市场与碳市场、绿证市场的衔接。

能源绿色消费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业节能降耗,到绿色低碳建筑,再到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代表委员纷纷为形成能源绿色消费的牵引力提出建议,绿色能源的消费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在工业领域,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九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表示,促进钢铁企业节能降碳,将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

在建筑领域,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建议制定乡村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潜力,为绿色建筑打开突破口。

在交通领域,全国政协委员,星星充电创始人、万帮数字能源董事长邵丹薇指出,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协同发展,挖掘新能源汽车参与电网负荷调节的潜力,实现充电负荷与新能源供应的精准匹配,更好助力能源绿色转型。


加强资源配置协同力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但能源生产消费逆向分布,区域发展基础和条件各异,促进区域协调绿色发展是优化能源结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新时代的十年中,我国着力推动能源空间布局转变,能源结构优化与城市绿色发展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了能源“从身边来”与“从远方来”并重,已经构建起区域发展的新优势。

在华北——利用风光资源优势,新能源逐渐成为冀北电网的装机主体和电量主体,冀北电网新能源总装机占统调装机比例达71.1%,新能源交易电量不断攀升。

在西北——新能源跃升成为西北地区装机最大电源。新疆达坂城风电场、甘肃酒泉风电基地、青海海西光伏发电集群纷纷建成,拉开了我国新能源大规模、集群化发展的序幕。

在东南——一批批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示范工程相继投产,让我国的煤电清洁高效水平大幅提升;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沿海地区海上风电集群化开发趋势愈加分明;分布式光伏发电就地就近开发,促进新能源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

在西南——风电、光伏发电、水电协同开发,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梯级电站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绿色动能。

“中国能源需求巨大,要因地制宜推进各类能源资源清洁开发和高效利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表示,要充分发挥各类能源资源优势,加强科技创新,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考虑充分利用已成陆海域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释放更多的空间和活力。”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建议,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管控要求中,对农渔业用海区域采取适度兼容新能源项目用海等措施,加快新能源项目审批落户的进程。

推动能源空间布局转变,发展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的特高压输电是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和大范围配置的必然选择。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湖南省委会副主委、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杨洪明建议,加快特高压输电建设,提升受端电网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撑能力,保障电力安全供应。

针对地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志伟建议,做好各类规划统筹链接,滚动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测算,合理确定新能源发展目标和发展时序。

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神州大地留下了一个个能源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坚实足印,助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绿色已成为加快构建新型能源系统的鲜明底色。全国两会传递出深入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积极信号,我们有理由期待,绿色能源将继续跨越千山万水,支撑起安全、清洁、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明天。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电话:010-88505647    邮箱:bjnyyhjxh@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路62号    邮编: 100142

© 2024 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     京ICP备190282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185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