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10时30分,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能传媒记者作为受邀记者之一,在现场参加了此次总理记者会。
在一个多小时的议程中,李强总理从民生、经济、外交等多个维度介绍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中外记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娓娓道来,数据脱口而出,内容精彩纷呈。
从能源视角看此次记者会,有三个方面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李强总理指出,从最近两个多月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态势,一些国际组织也调高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李强总理用“长风破浪,未来可期”八个字予以概括。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领域不可或缺。近年来,我国围绕补短板、调结构、增后劲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在电力行业,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持续加快,一系列重大工程正密集落地。今年以来,从西部内陆到东部沿海,从南海之滨到北国边陲,一批能源重大工程项目密集落地,捷报频传,这些大国重器的顺利进展,将对“稳经济”的预期注入充足的底气。
其次,李强总理在介绍老百姓关注的问题时提到了生态环境,他说:“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业、收入、教育、就医、生态环境等身边具体事。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这些内容都和能源领域息息相关。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成为新时代伟大变革中最亮丽的篇章之一。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能源从不缺席。能源生产、消费活动也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新时代10年的能源发展,让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走出了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道路,能源绿色发展为我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李强总理在回答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时提到,今年,我们还将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环境会越来越好、服务会越来越优。
在国际合作中,能源一直是重要领域。近年来,我国能源国际合作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务实合作成果丰硕,治理能力持续提升,为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进一步扩大开放,意味着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将迎来更多机遇,中国能源的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新动能,我国的能源国际合作“朋友圈”有望再度扩容。
新时代新征程,李强总理提及的多个方面为能源领域做好今年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部署了任务。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深入探讨也让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思路举措、方法节奏更加清晰。能源行业亟需凝聚起解答发展新课题的智慧与力量,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能源新答卷。正如李强总理在明确新一届政府工作时所言,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施工图,与全国人民一道,一步一个脚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来源: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