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banner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对弄虚作假行为绝不容忍,坚决打击

   日期:2024-03-08    


3月8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走上“部长通道”,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改善肯定了过去一年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绩,应该说这个成绩是来之不易。”黄润秋表示,“过去的2023年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我们遇到了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黄润秋介绍,在大气环境治理方面,疫情转段以后全社会经济活动明显回升,部分领域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度增加,这对稳住大气环境质量带来很大压力。此外,去年气象条件极为不利,进入了一个新的厄尔尼诺周期,典型特征就是在平均气温升高的同时,阶段性的冷暖交替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剧烈,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带来严重冲击。

去年上半年,受到来自西北以及蒙古国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发生了17次大范围的强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多,仅此一项,让优良天数比例损失了3.3个百分点。去年底一次高温、高湿、静稳不利气象条件所导致的重污染天气过程,就拉高了全国PM2.5平均值1.1微克/立方米。

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生态环境部和有关部门一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包括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程,去年全国钢铁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2亿吨,超过前三年的总和;完成北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改造200万户,有效降低散煤使用。还在国内全面实施了轻型汽车国6B阶段的排放标准。另外,加大监督帮扶力度,督促地方整改了8.7万个涉气的环境问题。这些措施产生了很好效果,扭转了被动局面,推动环境质量稳中改善。

在大气环境质量方面,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总体态势。“与全社会排放程度比较低的疫情期间三年平均值相比,低了1微克/立方米;与2023年年度目标相比,好了3微克/立方米;与疫情前2019年相比改善幅度就更大了,四年之内PM2.5下降了6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16.7%。”黄润秋表示。

水环境质量更为喜人,去年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9.4%,比“十四五”的目标还高了4.4个百分点;母亲河长江、黄河干流的水质这些年稳定保持在Ⅱ类。

另外,针对近年来多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黄润秋表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是我们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制度,非常重要。但是,近年来各地也相继曝出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在环评文件编制及企业自行监测过程中数据造假的行为,造假手段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比如在环评文件编制过程中编造数据、假冒他人签名,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更换监测样品、干扰采样探头、编造假报告假台账、篡改仪器参数。

更有甚者,用黑客程序侵入到公共计算机系统修改监测数据,性质极其恶劣,而且造假的趋势还在向专业化、链条化方向发展。这些违法行为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秩序,极大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和老百姓的环境权益,也冲击了我们的底线。对这些行为我们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而且要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黄润秋表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基础性制度,非常重要。“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一起,连续四年针对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采用“四不两直”检查,监督帮扶、大数据监管乃至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有效手段来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行为,取得了很好效果。

这三年查处2260家有违法行为的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向有关部门移送了193起案件进行刑事立案,公开曝光了457个典型案例。另外,查处企业在环境自行监测方面的造假案件4255件,向有关部门移送了930起涉嫌违法犯罪的案件。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和有关部门一起,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黄润秋表示,“同时,我们还会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用科技的力量来筑牢防范造假的防线。”

展望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要持续改善。“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美丽中国建设为统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高水平的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黄润秋称。

第一,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的标准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第二,要聚焦区域重大战略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并分层次的推进美丽省域、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海湾、美丽河湖建设。第三,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以减污降碳为抓手,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进一步落实好、建设好全国碳排放市场尤其是最近启动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绿色转型做好支撑。最后,将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监督力度,着力提升我们国家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多样性、稳定性。

来源:中国能源网


 
 
更多>同类资讯中心

推荐图文
点击排行

电话:010-88505647    邮箱:bjnyyhjxh@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八里庄路62号    邮编: 100142

© 2024 北京能源与环境学会     京ICP备1902827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185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